账 号: @jl.gov.cn
密 码:  
  
     
  论构建和谐社会下会计失信的治理  
 
来  源:
发布时间: 2009-12-31 10:58 字体显示:
 
 

  磐石市财政局   卓成雨

  在有着五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华古国,诚信始终都是人们治国齐家、立身处世之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市场无诚信经济就难以健康发展,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要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就必须倡导诚信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诚信早已成为经济界、会计界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而对于我们会计人而言,诚信就是操守、准则、甚至生命。朱基总理曾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中对会计诚信作了最好的诠释:“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1、诚信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维系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以及和睦相处,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安定有序,并维护人民大众共同的整体利益。在我国,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同时又受社会公德的约束,体现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会计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2、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企业取胜的法宝,也就是说,诚信也是生产力。诚信一旦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它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准则。会计工作是通过会计人员的核算和监督对经济生活起反映和管理作用,如实反映正确核算是决定会计工作成效和质量好坏的根本标准,是对会计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所以说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是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

  4、诚信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公平竞争,而竞争的焦点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行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产品和服务质量取胜,并以此树立社会信誉。丧失了诚信原则的会计行业,其提供的产品不能为社会提供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现状的财务报告,反而由于会计造假而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致命性的影响,这样的行业最终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三、会计失信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拥有各种企业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却无法涉及,只能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状况。因此,在客观上为会计信息制造者违反诚实原则依据主观意愿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机会。

  2、利益驱动是会计造假的源动力。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源动力。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造假者通过造假旨在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另外,对某种政治利益的追逐也经常使造假者不顾后果铤而走险。

  3、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为会计失信提供了条件。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来对费用和损失、收入和利得做符合自己意愿的调节;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二是会计核算方式的多样性为会计失信提供了操作空间。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因此,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最终都会反映为利润以及资产存量的不同。三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四是会计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滞后性为会计失信提供了政策上的操作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政策、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形成了滞后,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

  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驱动力。对会计失信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削弱了法律效力。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市场的各种监管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完善,使得做假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了其所付出的成本和所承担的风险,巨大的利益反差成为会计造假的驱动力。

  5、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份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对大股东形成约束。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约束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以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削弱董事会的集体权利等。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6、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形成会计失信的根源所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法规体系逐渐完善,需要会计人员更新观念、学习新法规、掌握新知识、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塑造会计行业的诚信理念。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职业判断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也给会计造假提供了可能。

  7、制度不严、监管不力客观上纵容了会计失信。虽然,近年来我国为规范市场运作,陆续出台或修改完善了不少法律法规,对遏制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执行效果看,仍存在不少缺陷和漏洞,再加上一些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四、会计失信的危害

  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持。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2、危害投资者利益。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3、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个人交往中诚信的缺失,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作为会计人员诚信的缺失,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4、危及经营主体发展。市场是公正的,失诚信,搞欺诈,只能自酿苦果,一败涂地。若经营主体违背信用原则,不仅造成财务混乱,而且人为地丧失了“诚信”这一赖以生存发展的有利资源,使其步入“物择其流,适者竟存”的优胜劣汰生存法则之中,必将被市场逐出竞争的舞台。

  五、治理整顿会计失信的对策

  1、完善经济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诚信来自严格的法制化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必须依靠法律。目前看来,借鉴国外经验,按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操作性较强的信用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从根本上改变造假收益大于造假成本的客观现实。一是加大惩罚力度。加大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要对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奖励。二是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司法介入的力度。对参与造假的,无论是公司、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三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在经济立法方面要特别体现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执法方面要公平、公正、严格。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三是改善激励措施;四是调整持股结构;五是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六是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3、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套完整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等制度。有效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造假没有了造假的环节和载体,从而能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

  4、推行诚信保险制度。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失信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这样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到利益损失,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降低监督成本。

  5、实施诚信工程。一是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二是建立信用档案。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6、强化会计诚信教育。整个社会应大力实施诚信工程,营造诚信环境。会计诚信建设纳入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之中,通过培育诚信文化,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失信者遭鄙视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讲信用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

  7、加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一是运用典型案例,加强法制观念,提高诚信意识。运用经济生活中的例子来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活生生的案例来教育广大财会人员,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诚信意识。二是要明确和落实诚信责任制。如果让单位负责人全部承担指使会计作弊的会计法律责任,而会计人员不负丝毫的责任,可以避免单位负责人强迫会计造假。企业法定代表人要依法声明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财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向企业法定代表人保证自己所出具的财务报告是真实、客观、公正的,是符合有关财经制度、法律法规的。要通过经常的检查和监督促进有关各方履行诚信义务,要依法对违反诚信的人员进行制裁。

  8、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要公开表扬和奖励,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

  9、改善外部监督职能,完善会计监督主体。对会计人员诚信行为的监督不仅要靠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制度,而且外部监督对于企业会计失信行为有着更为重要的约束作用。财政、审计、工商、税务等行政监督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履行职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经济警察”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主体作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命脉所在,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方针,以“不做假账”为基本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诚信体系,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积极推进会计诚信建设,形成一个既有法律法规又有道德标准的健全完善的会计工作规范体系,开创具有良好秩序和提高质量的会计工作新局面。

 
 
 
  发 布 人: tdnm 附  件: 打 印    关闭窗口  
关键词:
吉林省财政监督局主办(200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