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应交的各种税费,比如营业税(已取消)、消费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2.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期间发生的和企业管理部门有关的一些支出,比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
3.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和销售业务有关的支出,比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运输费等。
4.研发费用,是指企业项目研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比如研发人员薪资、原材料成本、折旧摊销费、试验试制费等。
5.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资和投资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这一块主要包含三类: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等。
如果企业有多余的闲钱没用完,存银行或借出去,就会有利息收入。
当然,如果企业要借钱,就要付利息,就是利息支出。
这样来看,如果企业有很多钱,没多少负债,很可能利息收入就大于利息支出,这个时候财务费用这一科目的数值就是负数,名义上叫费用,实际上是收入,算进利润的。
相反企业没什么钱,负债高,当然要付高昂的利息,这个时候财务费用这一科目的数值就是正数,名义上是费用,实际上也是费用,实至名归。
6.其它收益,指的是新政府补助准则下新设的会计科目,专门用于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
7.投资收益,就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收益,如股票、债券等投资等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获得的净收益。
企业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有对外投资,有利于资金使用和资源整合,投资赚到的钱减去亏掉的钱剩下的就是投资收益。
8.净敞口套期收益,是指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的收益,用于描述公司或个人在外汇、商品、股票等市场上的套期保值行为所获得的收益。
在金融市场上,汇率和价格的波动是难以避免的,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汇率和价格风险。
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在期末和期初的差额,以及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等。
公允价值就是人们认可的市场价值,但是市场价格是会变化的,比如一个产品这个月值200元,下个月值230元,下下个月也可能只值180元。
如果你是200元买的,等到230元的时候,你拥有的这个东西升值了,你的公允价值变动就为你赚了30元。而当等到180元的时候,这个东西贬值了,你的公允价值变动就为你亏了元20元。
10.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坏账准备。
企业造成信用减值损失的原因,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在中国,赖账和成为老赖的人也不少,所以企业选择信用好的合作伙伴也很重要。
11.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比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比如你买了一台40万的车,刚开几个月,如果卖出去,就只能卖30万了,那减少的10万就是资产减值损失。
绝大部分东西越使用是越会贬值的,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也是一样,肯定一年不如一年值钱,这就是资产损失。
12.资产处置收益,是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