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App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活便利与娱乐服务上。而在印度,一款名为“一键回应”的应用却成为了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工具,被誉为“贴身保镖”。这反映出科技如何回应特定社会问题,并推动改变。
印度长期面临严重的女性安全问题。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印度女性犯罪案件达327,394起,较2012年增长近30%。联合国资料显示,印度在全球女性权利排名中位列第125位,与其经济发展极不匹配。
2014年,在犯罪率飙升的背景下,印度版“滴滴打人”应运而生。该应用在新德里迅速走红,用户数量激增。有民众表示:“这款App真的比警察还要给力!”
这款App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呼叫援助团队,响应速度远超当地警方。同时提供家庭方案及保险服务,满足多层次安全需求。
创始人Manoj Chandra指出,警力资源有限且部分执法行为反而加剧侵害。这款App通过一键呼救机制,在关键时刻快速响应。
全球安保应用市场需求持续上升
随着安全意识提升,个人跟踪设备市场预计从2017到2023年将保持每年约13%的增长率,至2023年整体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
中国也陆续推出类似服务。例如2016年上线的“嚯嚯”成为中国首批网络预约保镖平台之一。随后,“锦衣卫”等应用相继出现,主打高端安保服务。
尽管已在印度近10个城市落地,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小型城市仍面临定位延迟等问题。此外,如何与政府警力合作并在合法框架内运营,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北美市场表现平淡,亚洲更具潜力
虽然这类App最早出现在北美,如bSafe和Elle,但在App Store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受数据隐私政策影响,北美用户对位置追踪功能使用较为谨慎。
目前,北美市场的定位追踪技术主要用于失物招领等功能,私人安保类应用需求较低。“Safety”关键词所关联的应用多不涉及实际安全服务。
相较之下,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对安全类App表现出更高的接受度与需求,显示出社会现象对科技发展的反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