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导入故事呢,因为主题是自己跑来找我的,当时我正在看一本毫不相关的书。
我妈说,自己跑来家里的流浪狗是不能赶跑的,要好好收留着。我就想,同理可得,自动出现的主题也不应该置之不理,得赶紧写下来。
今天的主题就是那些(貌似)出现人名的英语。
3
为什么第一部分是“3”? 因为这一部分有3个例子,结构都是 adj.+人名。
Lazy Susan “懒惰的苏珊”
这玩意儿对合餐制的中国人来说太实用了,它就是餐桌上的转盘。
它也可以叫 turntable 或者 rotating tray,“旋转的桌盘”,挺直白可理解的。那为什么人们通常叫她 lazy Susan 呢,它可一点都不懒啊。
有人说是因为有个 Susan 开了个饭店,然后忙不过来就发明了这个来“偷懒”, 因此 lazy Susan 的别名叫 dumb waiter (不说话的服务员);有人说是因为 lazy 和Susan (请注意其中第二个 s 的发音)都有一个 z 的发音,挺押韵的,朗朗上口,所以早期厂家取了这个名儿做营销;还有人甚至说是发明留声机的爱迪生发明了 lazy Susan(他有个女儿叫 Susan),你看留声机和转盘都会转呢。
我只能说这些都不靠谱。最靠谱的还是中国人,把这个美国人的发明发扬光大了。
Dear John “亲爱的约翰”
信开头的称谓往往就是 "Dear XXX," ,不过当人称“亲爱的约翰”时,约翰肯定会伤心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要分手哪!
A Dear John letter, 泛指分手信。
确切的起源也已不可考证,但很多人认为这个词由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创造。当时大量的美军部队被派往海外,通信就很普遍。当妻子或女朋友决定不再等待他们归来而开始新感情时,就会写一封 Dear XXX 开头的信来分手。所以 John 这个名字无非是因为太过大众而躺枪的,不过谁又不是呢?
有部电影就叫 Dear John,我就不剧透啦。
BTW,如果是男方写给女方的分手信,则可以叫作 a Dear Jane letter,也是因为 Jane 这个名字的大众化。
Plain Jane “平凡的简”
同样基于Jane 的平凡,plain Jane 强调了女孩儿的“不起眼”。正好 plain 和 Jane 还押韵。
这样一想,感觉《简爱》的女主角叫 Jane Eyre ,跟她的长相身世什么都挺贴切的,她就是一个 plain Jane 。但是再平凡的人也有闪闪发光的机会和对象啊。
感觉那种给女性大变身的真人秀节目就可以叫 Plain Jane 哎。
2
第二部分还是“2”,配合2个例子吧,都是动词。
peter out
傻眼了吧, Peter 出局了吗?
No no no!
来看个真实语料解惑一下,来自2018年8月20的 The Globe and Mail。
读完就可以猜出来, peter out 是 “逐渐减少、逐渐消失”。
jack around
Jack 一直都是很寻常的名字,所以有很多英语表达都带个 Jack。那么 jack around 是什么意思呢, Jack 在身边吗?
并不是!
直接上图。
Don's jack others around, and don't be jacked around.
1
第三部分其实可以有很多例子,但是为了保持阵型,仅举一个英式英语的例子,是个句子:Bob's your uncle. 你有个叫 Bob 的叔叔吗?
是的!
我爸是李刚,我叔是 Bob,把事儿搞定了。有个民间传说是说某任英国首相让他的侄子继任,可是这个侄子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儿,但大家都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感叹 "Bob's your uncle",你叔是 Bob, 成功来得很轻松啊。
这么一来,似乎更糊涂了,到底怎么理解它呢?这么说吧,它是一个感叹句,用来表示做某事很简单。举个例子: You put the plug in here and Bob’s your uncle! (插头插这儿,就行啦!)
事实上,有时候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在搞定它的时候还是可以说 Bob's your uncle.